玄武湖沉积物磷形态的垂向变化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19
作者
彭杜
刘凌
胡进宝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玄武湖沉积物; 磷形态; 生物有效性; 垂向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法,分析玄武湖西北湖区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生物可利用磷(BAP)的垂向变化,探讨了各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以无机磷为主,BAP占总磷的20%52.6%,玄武湖底泥的磷有较好的生物可利用性。不同地点沉积物各磷形态和BAP的垂向变化有较大的差异。1号采样点的总磷、无机磷、铁磷和BAP质量比在沉积020 cm处较高,2040 cm逐渐减小,说明020 cm内释磷潜力较大;2号采样点的总磷和无机磷质量比先减小,2040 cm逐渐增加,而BAP和铁磷质量比随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2点深层具有较大的释磷潜力。铁磷与BAP相关性较好,这部分磷具有较大的潜在释放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 [J].
张路 ;
范成新 ;
朱广伟 ;
王建军 .
湖泊科学, 2006, (01) :36-42
[2]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朱广伟 ;
高光 ;
秦伯强 ;
张路 ;
罗潋葱 .
水科学进展, 2003, (06) :714-719
[3]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J].
范成新 ;
秦伯强 ;
孙越 .
湖泊科学, 1998, (01) :73-78
[4]   河口悬浮物与海洋表层沉积物中藻类可利用颗粒磷的数量研究 [J].
杨逸萍,宋瑞星,胡明辉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6) :928-935
[5]   城市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负荷及其释放对水质的影响 [J].
王庭健,苏睿,金相灿 ;
夏忠林,林漪,方世裘 .
环境科学研究, 1994, (04) :12-19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屠清瑛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