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致密砾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贡献

被引:31
作者
李跃纲 [1 ,2 ]
巩磊 [3 ]
曾联波 [3 ]
马华灵 [2 ]
杨华 [2 ]
张本健 [2 ]
祖克威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3]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裂缝; 成因类型; 分布特征; 构造剪切裂缝; 致密砾岩; 面密度; 早侏罗世; 九龙山构造;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致密块状砾岩作为油气储层比较少见,其裂缝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以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为例,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在研究砾岩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就裂缝对该类储层及产能的贡献大小进行了评价。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主要有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原岩裂缝3种成因类型,并以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可分为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西向和北东东向4组裂缝;裂缝非常发育,岩心裂缝面密度平均为31.4m/m2,溶蚀以后的裂缝在地层围压条件下的平均开度为221.28μm;裂缝及其溶蚀孔洞的平均总孔隙度为2.26%,占该区岩心总孔隙度的67.4%,裂缝的渗透率主要分布在20.0~160.0mD,比储层孔隙的渗透率高2~5个数量级,说明裂缝及其溶蚀孔洞是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和主要渗流通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藏的分布和单井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119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低渗透油气储层裂缝研究方法.[M].曾联波; 柯式镇; 刘洋;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  
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的形成与分布.[M].曾联波; 著.科学出版社.2008,
[3]  
裂缝性油气储集层评价方法.[M].周文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   低渗透岩性气藏含水特征分析与测井识别技术——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J].
石玉江 ;
杨小明 ;
张海涛 ;
刘天定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2) :25-28+122
[7]   九龙山构造欠平衡钻井提速的可行性分析 [J].
潘登 ;
邢景宝 ;
林然 ;
李顺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0) :53-55+63+120
[8]   储层裂缝多参数定量预测及在闵桥油田的应用 [J].
王军 ;
戴俊生 ;
季宗镇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3) :51-55+189
[9]   雁107断块Es+Ek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及对储集层的影响 [J].
冯冲 ;
刘永斗 ;
高翠欣 ;
李淑民 ;
庞宝锐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24 (02) :44-46+49
[10]   华庆地区长6深水沉积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J].
刘昊伟 ;
郑兴远 ;
陈全红 ;
郭艳琴 ;
刘春燕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1) :21-2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