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特征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迟妍妍
张惠远
饶胜
王夏晖
许开鹏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污染扩散; CALPUFF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10.007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珠江三角洲两种下垫面条件下,应用CALPUFF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对特征污染物SO2、SO42-的扩散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大规模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通过对4个典型区污染物月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源下风方向地区受影响较大,污染物质量浓度明显升高,SO2和SO42-年均质量浓度分别增加14.07%和3.31%;受影响范围、变化幅度与污染源排污强度呈正相关,变化幅度亦与污染源距离远近呈负相关。土地利用变化后,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四个典型区SO2月均质量浓度都表现为升高趋势,且冬季SO2质量浓度升高幅度最大,夏季升高幅度最小,临近污染源密集区的两个典型区SO2月均质量浓度分别增加33.6%和26.3%。土地利用变化不仅改变局地的污染扩散,也会对区域的污染扩散有一定影响,尤其对污染源分布密集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强度最大。因此,建议人类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自然斑块,消除人工下垫面对污染物扩散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82 / 16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夏季气候可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J].
李建云 ;
陈军 ;
李华 ;
屈述军 ;
廖海强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3, 36 (01) :10-17
[2]   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与方法初探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延晓冬 ;
樊江文 ;
邓祥征 ;
战金艳 ;
高学杰 ;
黄麟 ;
徐新良 ;
胡云峰 ;
王军邦 ;
匡文慧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10) :1015-1022
[3]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流域气候及水文过程影响的敏感性研究 [J].
曹丽娟 ;
张冬峰 ;
张勇 ;
董文杰 .
大气科学, 2010, 34 (04) :726-736
[4]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综述 [J].
迟妍妍 ;
张惠远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7, (05) :376-381
[5]   城市景观格局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张惠远 ;
饶胜 ;
迟妍妍 ;
金陶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0) :1025-1032
[6]   中国近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李巧萍 ;
丁一汇 ;
董文杰 .
气象学报, 2006, (03) :257-270
[7]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J].
陈燕 ;
蒋维楣 ;
郭文利 ;
苗世光 ;
陈鲜艳 ;
季崇萍 ;
王晓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700-710
[8]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 location on population exposure to emissions from power plants throughout China[J] . Ying Zhou,Jonathan I. Levy,John S. Evans,James K. Hammitt.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 2005 (3)
[9]   A modeling study of air pollution modulation through land-use change in the Valley of Mexico [J].
Jazcilevich, AD ;
García, AR ;
Ruíz-Suárez, LG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 36 (14) :2297-2307
[10]  
Using CALPUFF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power plant emissions in Illinois: model sensitivity and implications[J] . Jonathan I Levy,John D Spengler,Dennis Hlinka,David Sullivan,Dennis Moo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