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橄榄石-流体三相体系氧同位素交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郑永飞
M-Satir
P-Metz
Z-D-Sharp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
[2] InstituteforMineralogy
[3] PetrologyandGeochemistry
[4] UniversityofTuebingen!Wilhelmstr-
[5] DTuebingen
[6] Germany
基金
德国科学基金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化学动力学; 氧同位素交换; 方解石; 橄榄石; 流体;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9.05.001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680 ℃和500 MPa 以及岩石学相平衡条件下, 首次对方解石与镁橄榄石之间在大量超临界CO2 H2 O 流体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了氧同位素交换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氧同位素交换很快,主要是以溶解/ 重结晶的机制进行的;而在以后的时间里氧同位素交换要慢得多, 变成以扩散机制为主。进一步, 反应产物方解石相对于镁橄榄石亏损18 O,指示方解石的溶解/重结晶速率大于镁橄榄石。流体相的存在导致具不同溶解/重结晶速率的矿物与流体之间的氧同位素交换速率不同, 结果使矿物 矿物或矿物 流体体系的氧同位素分馏在实验过程中不是单向地朝着平衡值方向移动,而是简单地超越平衡值,甚至出现“倒转”现象。只是当体系达到化学平衡后,溶解/重结晶作用显著减慢或停止,扩散作用才成为驱动体系朝向同位素平衡的主要机制。这时,方解石中氧的扩散速率等于或略大于镁橄榄石。因此,在应用实验测定的矿物氧扩散速率计算水 岩反应的时间尺度时, 必须首先排除溶解/ 重结晶和矿物蚀变引起的同位素交换。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etamorphism of siliceous dolomites III. Equilibrium data for the reaction: 1 Tremolite + 11 dolomite ? 8 forsterite + 13 calcite + 9 CO 2 +1H 2 O for the total pressures of 3,000 and 5,000 bars[J] . Paul Metz.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