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集群制造与新型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
被引:6
作者
:
毛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毛艳华
机构
:
[1]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来源
:
学术研究
|
2005年
/ 01期
基金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
企业集群;
集群制造;
集群战略;
新型工业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40 [工业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集群制造现象与中国“世界工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于识 别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本文认为,集群制造是一种有别于大规模制造的中小企业集群生产组织方式, 它具有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通过集群制造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解决集 群成长的政策有效干预措施、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挑战以及集群技术创新和学习系统建立等战略性问 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
毛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毛艳华
[J].
经济学家,
2004,
(05)
: 63
-
68
[2]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
梁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梁琦
[J].
世界经济,
2003,
(09)
: 29
-
37
[3]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讨论综述
邢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邢伯春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1)
: 76
-
80
[4]
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珺
[J].
管理世界,
2002,
(10)
: 102
-
110
[5]
专业镇成长:从无形走向有形
符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
符正平
[J].
学术研究,
2002,
(07)
: 15
-
16
[6]
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1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
李新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李新春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2,
(03)
: 49
-
55
[7]
创新的空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缉慈等著, 2001
[8]
小企业集群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仇保兴著, 1999
←
1
→
共 8 条
[1]
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
毛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毛艳华
[J].
经济学家,
2004,
(05)
: 63
-
68
[2]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
梁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梁琦
[J].
世界经济,
2003,
(09)
: 29
-
37
[3]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讨论综述
邢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邢伯春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1)
: 76
-
80
[4]
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珺
[J].
管理世界,
2002,
(10)
: 102
-
110
[5]
专业镇成长:从无形走向有形
符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
符正平
[J].
学术研究,
2002,
(07)
: 15
-
16
[6]
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1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分析
李新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李新春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2,
(03)
: 49
-
55
[7]
创新的空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缉慈等著, 2001
[8]
小企业集群研究[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仇保兴著, 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