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机构
[1] 新疆大学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泰尔指数; 区域差异; STIRPAT;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分别以人均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强度作为能源消费指标,对2000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并且实证研究了不同能源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要明显大于人均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三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划分标准下,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均收入是造成能源消费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J].
马珩 .
中国软科学, 2012, (01) :176-182
[2]   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环境影响分析——以1991~2009年能源消费为例 [J].
焦文献 ;
陈兴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1) :105-110
[3]   我国城市化与能源需求关系检验 [J].
张欢 ;
成金华 .
城市问题, 2011, (08) :18-22+71
[4]   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J].
路世昌 ;
高丽艳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8) :43-47
[5]   1995年至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 [J].
刘静华 ;
贾仁安 ;
涂国平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46-1855
[6]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屈小娥 ;
袁晓玲 .
经济学家, 2009, (09) :68-74
[7]   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 [J].
李未无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7-15
[8]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董利 .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01) :8-18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10]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J].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0) :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