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国际共生论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杨庆龙 [1 ,2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
[2] 中原工学院
关键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国际共生论; 进化;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701007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共生论在中国学界兴起,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一个新的生长点。运用国际共生论探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国际体系共生性日益增强的全球化时代,以结盟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大国关系已逐渐失去其合理性,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大国之间的必然选择。目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中美在经贸、全球治理等领域具有共生性。但双方在政治安全领域仍处于非共生状态,存在较多矛盾和冲突。双方尚未形成全面和足够紧密的共生关系。当前的国际体系中传统大国关系的现实主义逻辑仍占据主导地位,一个成熟的共生型国际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国际体系进化过程。在这一进化过程中,中国不能做一个消极的等待者,而要做一个积极的"施动者",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早日成为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5+149 +149-15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权力转移、新型大国关系与战略机遇期 [J].
袁伟华 .
国际关系研究, 2015, (04) :36-48+153
[3]   以共生思考世界秩序 [J].
任晓 .
国际关系研究, 2015, (01) :20-24
[4]   美国学界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讨论 [J].
刁大明 .
国际政治科学, 2015, (01) :78-99
[5]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理论透视与历史比较 [J].
王浩 .
当代亚太, 2014, (05) :51-75+157
[6]   中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差异及中国对美政策 [J].
王缉思 ;
仵胜奇 .
当代世界, 2014, (10) :2-7
[7]   为什么要倡导共生型国际体系——与熊李力先生对共生性学说理论批判的商榷 [J].
金应忠 .
社会科学, 2014, (09) :3-10
[8]   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J].
金应忠 .
国际展望, 2014, (01) :14-25+146
[10]   国际共生论 [J].
胡守钧 .
国际观察, 2012, (04)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