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板片多重性俯冲与折返的动力学模式——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折返年龄限定

被引:37
作者
许志琴
曾令森
梁凤华
戚学祥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多重性俯冲和折返; 苏鲁;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自南而北由高压(HP)、很高压(VHP)和超高压(UHP)变质叠覆岩片组成,前者依次叠覆在后者之上,岩片之间的界限为韧性剪切带。根据超高压变质岩片中角闪岩相岩石与高压变质岩片中绿片岩相岩石的黑云母和白云母ArAr和RbSr测年新结果,结合前人在该区所做的锆石SHRI MP UPb、全岩SmNd、RbSr等测年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为240~220Ma,折返年龄为220~200Ma;而高压变质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大于258Ma,起始折返年龄为258~240Ma,折返年龄比超高压变质岩石早30~40Ma。这说明扬子板片并不是整体俯冲和折返的。由于具组分和密度差异,俯冲板块的不同部位沿岩性或构造界面先后分片俯冲和折返,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板片开始俯冲时,南苏鲁高压变质板片已开始折返。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杨文采
    杨午阳
    程振炎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127 - 138
  •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50m)榴辉岩岩石化学研究
    张泽明
    许志琴
    刘福来
    游振东
    沈昆
    杨经绥
    李天福
    陈世忠
    [J]. 岩石学报, 2004, (01) : 27 - 42
  • [3]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许志琴
    张泽明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433 - 450+593
  • [4] 苏鲁地体超高压矿物的三维空间分布
    刘福来
    张泽明
    许志琴
    [J]. 地质学报, 2003, (01) : 69 - 84+148
  • [5] 苏北高压变质带绿片岩中石榴石内文石包裹体的发现
    邱海峻
    许志琴
    张泽明
    杨经绥
    杨天南
    张建新
    李海兵
    [J]. 地质通报, 2002, (10) : 617 -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