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方显仓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 货币政策信用渠道; 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3.06.017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货币国际化使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下降,使金融资产之间替代转换程度提高,使金融资产价格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结果是,IS、CC曲线变得更加陡峭,LM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致使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效果减弱,广义利率传导机制也变得模糊;但信用渠道仍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政策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更应关注银行制度改革与发展问题,同时为稳定经济,应循序渐进而非盲目快速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153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加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 [J].
张晓晶 .
经济研究, 2002, (10) :9-15+93
[2]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方显仓, 2010
[3]  
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方显仓著, 2004
[4]  
Credit, 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J] . Ben S. Bernanke,Alan S. Blinde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