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45
作者
韩涛
彭文启
李怀恩
毛战坡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陕西西安 
[4] 北京 
[5]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洱海; 富营养化; 水质; 演变;
D O I
10.13244/j.cnki.jiwhr.2005.01.014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92~2001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得出洱海富营养化的变化趋势;综述了洱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进程以及近年来对洱海富营养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引水济洱,建设湖滨带湿地生态恢复系统,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恢复之路来解决洱海富营养化问题的思路,为保护和治理洱海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 [J].
谢立鹤 ;
董云仙 .
云南环境科学, 2003, (S1) :27-29
[2]  
云南洱海湖滨带生态重建方案研究[J]. 颜昌宙,叶春,刘文祥.上海环境科学. 2003(07)
[3]  
云南洱海湖滨带生态重建方案研究[J]. 颜昌宙,叶春,刘文祥.上海环境科学. 2003 (07)
[4]   云南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基底修复方案研究 [J].
张晴波 .
水运工程, 2002, (10) :45-47
[5]   洱海的营养状态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J].
倪长健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1, (02) :117-118
[6]   洱海湖滨区鱼塘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J].
熊国中 ;
戴自福 ;
沈兵 .
云南环境科学, 2000, (03) :32-34
[7]   洱海蓝藻水华研究 [J].
董云仙 .
云南环境科学, 1999, (04) :28-31
[8]   对治理高原湖泊客船生活污染的思考 [J].
黄兴鹏 .
云南交通科技, 1999, (05) :34-35
[9]   浅析洱海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J].
杜宝汉 .
生态经济, 1999, (04) :57-59
[10]   洱海生物群落的历史演变分析 [J].
吴庆龙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1999, (03) :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