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群体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23
作者
周玲 [1 ]
陈文垲 [1 ]
梅晓云 [1 ]
彭昌孝 [2 ]
李国春 [1 ]
黄云 [2 ]
陈文姬 [1 ]
彭计红 [1 ]
张喜芬 [1 ]
陈建设 [1 ]
褚蔚 [1 ]
丁兴 [1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 南京脑科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分析抑郁症群体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抑郁症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病例所属的证候,而后,比较不同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397例抑郁症患者六种证型构成从高到低依次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证(108例,27.2%),心脾两虚、湿浊中阻证(94例,23.7%),心肝气郁、痰浊阻滞证(76例,19.1%)、心肝气郁、经络不和证(57例,14.3%)、心肾两亏、气滞络痹证(34例,8.6%)和心肝气郁、化热扰神证(28例,7.1%)。不同年龄或西医类型组(轻性、有或无精神病性症状性)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有无精神疾病家系史、单双相及首发或复发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论治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PSS for Windows Ver. 11.5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M].马斌荣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SPSS10.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陈平雁;黄浙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J].
张海男 ;
胡随瑜 ;
陈泽奇 ;
罗建清 ;
张宏耕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6) :51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