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25
作者
陆江阳
李志宏
王晓虹
杨毅
李玲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树突状细胞; 脾脏; 免疫组化方法; 病理学观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探讨脾脏树突状细胞(DCs)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外周免疫器官损伤中的病理过程和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MODS动物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CD205、CD86)与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观察脾脏病理学及其DCs在MODS病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早期(3h),DCs显著增生且功能活跃,伴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晚期(10~12d)大量DCs失活,脾脏各种免疫细胞退变、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结论脾脏DCs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在MODS小鼠建立外周免疫应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66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J].
孙宇 ;
陆江阳 ;
王晓虹 ;
杨毅佟 ;
欣李玲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 (09) :813-815
[2]   小剂量酵母多糖诱发肠缺血-再灌注后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J].
胡森 ;
盛志勇 ;
黎君友 ;
陆江阳 ;
晋桦 ;
吕艺 ;
姜小国 ;
张蓉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01) :11-14
[3]   小鼠迟发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复制及病理学观察 [J].
孙宇 ;
陆江阳 ;
王晓虹 ;
胡森 ;
杨毅 ;
佟欣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01) :15-18
[4]   中医药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与展望 [J].
胡森 ;
高飞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 (06) :323-325
[5]   MODS大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病理改变及作用的研究 [J].
陆江阳 ;
王晓虹 ;
孙宇 ;
胡森 ;
杨毅 ;
李玲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1) :675-677+705
[6]   MODS抗炎治疗研究的反思 [J].
姚咏明,盛志勇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08) :9-11
[7]   SIRS和MODS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任成山,毛宝龄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9, (08) :51-54
[8]  
Gradual develop-ment of organ damage in the murine zymozan induce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J〕. Jansen M J,Hendriks T,Verhofstad A A,et al. Shock . 1997
[9]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sepsis〔J〕. Cohen J. Nature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