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峡库区农业区非点源氮,建立氮平衡变化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三峡库区各县2001—2005年的氮平衡变化,然后汇总库区氮的输入、输出及平衡量。结果表明,库区农业区2001年氮的输入量为6.60×10~5 t/a,输出量为1.18×10~5 t/a,平衡量为5.42×10~5 t/a,其中进入水体量为1.98×10~5 t/a;2005年全流域农业区氮的输入量为5.84×10~5 t/a,输出量为1.23×10~5 t/a,平衡量为4.61×10~5t/a,其中进入水体量为1.75×10~5 t/a;2001—2005年三峡库区农业区氮输入量变化为0.76×10~5 t/a,输出量变化为0.05×10~5 t/a,平衡量变化0.81×10~5 t/a,其中进入水体氮变化量为0.23×10~5 t/a。研究表明,长寿区、石柱县、武隆县、江津市、丰都县、巴东县、宜昌县、兴山县和巴南区2001—2005年非点源氮进入水体最变化较大,为今后三峡库区农业区水体氮污染重点防治区,并提出了一些非点源氮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