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在送端电网中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容量需求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杨军峰 [1 ]
郑晓雨 [1 ]
惠东 [2 ]
杨水丽 [2 ]
罗卫华 [1 ]
礼晓飞 [2 ]
机构
[1]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控制中心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新能源; 消纳; 储能技术; 弃风; 弃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 [各种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同时储能技术发展已逐步接近规模化应用水平。该文在分析影响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电网结构特性、储能技术应用发展方向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电网可最大释放的新能源发电空间约束建立了以缩减弃风率与弃光率为目标的储能系统功率与容量配置的数学模型,结合储能投资成本与提升新能源消纳收益构成的投资收益比评估约束指标,提出了满足新能源消纳性能/投资成本比较优的储能容量需求计算方法,探索了储能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思路。以消纳风电和光伏为主的两省级电网为例,讨论了储能在送端电网中促进风电和光伏消纳应用中的作用及经济适用性,验证了该新能源消纳方案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J].
舒印彪 ;
张智刚 ;
郭剑波 ;
张正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1-9
[2]   对中国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J].
裴哲义 ;
王彩霞 ;
和青 ;
王跃峰 ;
范高锋 ;
刘力华 ;
王靖然 .
中国电力, 2016, 49 (11) :1-7
[3]   储能在发电侧调峰调频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J].
刘冰 ;
张静 ;
李岱昕 ;
宁娜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 (06) :909-914
[4]   基于“两个替代”战略的甘肃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研究与实践 [J].
李明 ;
胡殿刚 ;
周有学 .
电网技术, 2016, 40 (10) :2991-2997
[5]   基于甘肃新能源全网消纳的西北电网跨省辅助服务机制探讨 [J].
王鹏 ;
马晓伟 ;
任冲 ;
王世杰 .
供用电, 2016, 33 (09) :79-84
[6]   电化学储能系统标准对比分析 [J].
汪奂伶 ;
侯朝勇 ;
贾学翠 ;
胡娟 ;
许守平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6, 5 (04) :583-589
[7]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自备电厂发电权交易模式可行性探讨 [J].
华夏 ;
罗凡 ;
张建华 ;
王维洲 ;
刘福潮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 (12) :200-206
[8]   规模化储能技术典型示范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J].
胡娟 ;
杨水丽 ;
侯朝勇 ;
许守平 ;
惠东 .
电网技术, 2015, 39 (04) :879-885
[9]   以直流联络线运行方式优化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模式 [J].
钟海旺 ;
夏清 ;
丁茂生 ;
张慧玲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03) :36-42
[10]   基于时序仿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及其低碳效益评估 [J].
曹阳 ;
李鹏 ;
袁越 ;
张新松 ;
郭思琪 ;
张程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7)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