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研究40年:学术历程、学科价值与学科化发展

被引:21
作者
王雅林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学; 生活方式; 美好生活; 学术价值;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活方式研究是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时期一个极具特色的研究领域。生活方式研究的兴起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并成为那个时期思想解放的一项重要成果。生活方式研究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命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所确立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中,其研究意义更加突显。要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理解生活方式研究的重大意义,从学理层面把它视为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要具体分析它在美好生活建构中所发挥的功能,同时要从学科理论建设上解决好生活方式研究同社会学学科理论和话语体系相融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问题 [J].
王雅林 ;
贾稚岩 .
江汉论坛, 1982, (10) :39-44
[2]   谈谈生活方式 [J].
杜任之 .
社会, 1982, (01) :8-9
[3]   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 [J].
于光远 .
中国社会科学, 1981, (04) :3-12
[4]  
回家的路.[M].王雅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5]  
社会学思考.[M].(法)艾德加·莫兰(EdgarMorin)著;阎素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5,
[8]  
要重视生活方式变迁史的研究..王玉波;.光明日报.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