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锦屏-天柱地区构造控岩控金特征模拟实验及其力学分析

被引:21
作者
吴学益 [1 ]
卢焕章 [1 ]
吕古贤 [2 ]
王中刚 [1 ]
胡瑞忠 [1 ]
陈文一 [3 ]
朱笑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贵州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金矿; 构造控金; 模拟实验; 锦屏-天柱地区; 贵州;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3.011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侧重研究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背景,建立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模式。进而开展三轴温压条件下的成岩成矿实验,构造形变特征及其与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该区岩石、矿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褶皱)和脆性变形(破裂);(2)在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顺层及穿层的含金石英脉,并在多期多次变形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3)在褶皱(背斜)轴部形成富矿体。模拟实验结果与所建立的该类型金矿构造控矿和成矿模式非常相似。实验资料的力学分析表明,由轴压所产生的构造附加压力大大地提高了实际围压,从而促进了岩石流变、变形和物质的迁移,由此促进含矿流体向构造附加压力小的部位定向迁移、充填和成矿。构造附加压力是促进该区金成矿的重要动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差应力状态对岩石熔融程度的影响——以黑云母片麻岩的动、静态熔融对比实验为例 [J].
马瑞 ;
刘正宏 ;
吕古贤 ;
张刚 .
地质学报, 2005, (03) :338-341+435
[2]   贵州东南部的地质构造与金矿床的关系 [J].
卢焕章 ;
王中刚 ;
吴学益 ;
陈文益 ;
朱笑青 ;
郭迪江 ;
胡瑞忠 ;
MOUSSA Keita .
地质学报, 2005, (01) :98-105+150
[3]   海南二甲金矿的动力变形成矿作用及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研究 [J].
杨元根 ;
吴学益 ;
金志升 ;
王子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320-329
[4]   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实验研究 [J].
吴学益 ;
钟德义 ;
周文华 .
地质地球化学, 1986, (11) :63-66
[5]   构造地球化学高温高压模拟试验及其初步结果 [J].
吴学益 ;
钟德义 ;
梁宁 ;
王杰 ;
周文华 ;
耿建民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4, (03) :251-260
[6]   多因复成矿床并从地壳演化规律看其形成机理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2, (01) :33-55
[7]  
吕古贤,孔庆存著.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8]  
陈国达 著.成矿构造研究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9]  
王嘉荫 著.应力矿物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10]  
陈国达著.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M].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