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26
作者
贺大兴 [1 ]
姚洋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不平等; 中等收入陷阱; 非齐次性偏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从经济不平等的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平等对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在经济起飞阶段,财富集中促进社会物质资本积累,有利于落后国家逃脱贫困陷阱。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剥脱了穷人物质投资的机会,形成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第一类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过度的不平等限制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先进生产部门无法替代落后生产部门,最终形成第二类中等收入陷阱。当穷人有能力积累人力资本后,经济不平等便不再重要,经济最终将收敛于高收入水平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124 +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1, (12) :4-9
[3]   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 [J].
贺大兴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4-17
[4]   孔子办学收学费商榷——兼论“束脩”与“有教无类”的矛盾及其解决 [J].
汪秀丽 ;
郎敏 .
文史博览(理论), 2010, (10) :8-9
[5]  
世界的分化[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米兰诺维奇 (Milanovic, 2007
[6]  
When Fast-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J] . Barry Eichengreen,Donghyun Park,Kwanho Shin.Asian Economic Papers . 2012 (1)
[7]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Growth: From M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beyond[J] . Oded Galor,David N. Wei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0 (4)
[8]  
Das Human-Kapital: a theory of the demise of the class structure .2 Oded Galor,Omer Moav. Rev. Econ. Stud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