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英文)

被引:8
作者
李文龙
施维林
王刚
韩晓卓
李自珍
机构
[1]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数学系 兰州
[3] 兰州
关键词
沙区; 植物; 土壤水分; 水分生态位适宜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沙坡头地区人工固沙植物为研究对象 ,扩展了 Hutchinson提出的 n维超体积生态位概念 ,定义固沙植物种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是该种的最适水分生态位与现实水分资源位之间的贴近度 .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大小表示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程度 .根据几何平行度方法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利用新模型计算结果比常用的百分比相似性公式计算的结果有较合理的数值分布 ;实验条件下的合理营林密度为 5 0 0 0株 /hm2 ,营林方式为柠条与油蒿均匀混播 ,此种情况下水分生态位适宜度最高 ,相应林木覆盖率最大 .在试验条件下 ,油蒿和柠条纯林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低于混播下的值 .关于不同种植密度下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的变化规律 ,呈现随密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由于油蒿是浅根系植物 ,利用土壤上层水分 ;柠条是深根系植物 ,利用土壤下层水分 ;二者适当混播后可使土壤水分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因此混播下具有较高的水分适宜度值 ,而且实验条件下能够实现稳定共存 ,达到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84 / 3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J].
王刚 ;
赵松岭 ;
张鹏云 ;
陈庆诚 .
生态学报, 1984, (02) :119-127
[2]  
Graypredictinganddecision-making .2 邓聚龙. PressofCentralCollegeofIndustr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