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创伤后机体凝血系统改变有关指标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17
作者
徐生根
机构
[1]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
关键词
创伤; 四肢; 高凝状态; 生化测定; 显微外科手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3.4 [四肢骨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肢体创伤后机体凝血系统改变的有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肢体创伤病人 49例分为 3组 :Ⅰ组 (n=2 2 ) :为肢体单处开放性骨折 ,未作急诊显微外科技术修复。Ⅱ组 (n =1 2 ) :肢体单处软组织缺损或肢体单处骨折伴主干血管损伤 ,需急诊行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者。Ⅲ组 (n =1 5) :肢体两处以上开放性骨折伴休克或伴有头、胸、腹等处损伤。三组均检测 :血小板计数 (PLC)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结果 Ⅰ、Ⅱ组各期的检测指标基本相接近 ,仅Ⅱ组中的FIB术前轻度增高 ,伤后 2 4h恢复正常。Ⅲ组与Ⅰ、Ⅱ组相比 :APTT下降 ,FIB显著增高 ,PLC尽管在正常范围内 ,但已经明显高于Ⅰ、Ⅱ组各期 ,以上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意义 (P<0 .0 5)。结论 对于一般创伤病人急诊行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可行的且是安全的 ,但对肢体严重创伤病人由于创伤后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不适应急诊行显微外科手术 ,应采用亚急诊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亚急诊再造拇手指的功能随访 [J].
寿奎水 ;
徐雷 ;
芮永军 ;
张全荣 ;
李向荣 ;
许亚军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9, (04) :38-40
[2]   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 [J].
曾炳芳 ;
眭述平 ;
姜佩珠 ;
蔡培华 ;
于仲嘉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7, (03) :30-32
[3]   亚急诊修复和再造拇、手指358例报告 [J].
寿奎水,张全荣,李向荣,芮永军,徐雷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5, (04) :204-206
[4]   高血凝状态在断指再植后的临床研究 [J].
范启申,王成琪,曹斌,李公宝,翟振华,林德成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4, (04) :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