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I4]--RDG+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增强与荧光猝灭

被引:14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江洪流
唐平生
尹传磊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
[2] 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
[3] 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 重庆
[4] 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桂林
[5] 重庆
[6] 桂林
关键词
(AuI4)RDG; 缔合纳米微粒; 共振散射增强; 荧光猝灭; 减色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3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在 0 .2 mol/L HCl介质中 ,罗丹明 6 G( RDG)分别在 5 2 0和 5 5 0 nm处有 1个吸收峰和荧光峰。当有Au( )和 KI存在时 ,Au( )与 I-形成 Au I- 4 ,Au I- 4 与 RDG+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 ( Au I4) RDG缔合物分子。 ( Au I4) RDG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 ( ( Au I4) RDG) n 纳米微粒 ,在6 0 0 nm产生 1个特征共振散射峰 ,并且 5 5 0 nm荧光峰和 5 2 0 nm吸收峰降低。当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 ,体系的红紫色和共振散射峰消失 ,吸收峰和荧光峰恢复 ,由于乙醇致使 ( ( Au I4) RDG) n 纳米微粒分解为( Au I4) RDG分子。研究结果表明 ,红紫色 ( ( Au I4) RDG) n 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其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产生特征共振散射峰和减色效应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33 / 1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J].
蒋治良 ;
刘绍璞 ;
刘庆业 .
应用化学, 2002, (01) :22-25
[2]   金纳米粒子的非线性共振散射及光强度函数研究 [J].
蒋治良 ;
冯志伟 ;
刘庆业 ;
蒋毅民 ;
梁宏 .
无机化学学报, 2001, (03) :355-360
[3]  
荧光分析法.[M].陈国珍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