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7
作者
王丙云
赵海全
冯军
黄兴国
陈建红
顾万军
机构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南海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2.65 [家畜病毒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测定雏鸭血浆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含量 ,研究NO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第 1天血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就开始上升 ,第 3天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揭示一氧化氮同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肿瘤坏死因子及磷脂酶A2在实验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J].
贾因棠 ;
王守义 ;
解中坚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7, (05) :50-53
[2]   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抗肝炎新药SY-801和SY-640的影响 [J].
王根生 .
生理科学进展, 1996, (01) :47-49
[3]   一氧化氮参与炎症及自身免疫反应 [J].
秦茂春 .
生理科学进展, 1993, (02) :141-141
[4]  
丙型病毒性肝炎[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志良主编, 1999
[5]  
Deret A L V, Yan L, Madara P J, et al. J. Immunol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