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适合度及其测定

被引:1
作者
袁军海
机构
[1]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
关键词
寄生适合度; 病原物; 测定方法; 寄主; 病原体; 生理小种; 互作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正> 对大多数植物病害的防治来讲,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所以在病害综合防治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但对某些专性寄生菌引起的的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稻瘟病等,某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后不久其抗性就会“丧失”,这实际是垂抗品种被相应的毒性小种定向选择的结果。品种抗病性表现的持久度主要决定于品种-小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秆锈菌不同小种间相对生存能力研究 [J].
黄振涛 ;
曹远银 ;
姚平 ;
吴友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1) :67-73
[2]   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曾士迈 ;
王沛有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S1) :163-169
[3]   小麦叶锈菌相对寄生适合度变异研究 [J].
申志新 ;
王焕如 ;
朱之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02) :63-67
[4]   小麦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和变异 [J].
商鸿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3) :70-82
[5]   SIMYR—小麦条锈病流行的简要模拟模型 [J].
肖悦岩 ;
曾士迈 ;
张万义 ;
王沛有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