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09中国总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被引:29
作者
余康
章立
郭萍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随机前沿分析;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研究意义。作者搜集整理了1989-2009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的文章,着重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增长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4种: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和随机前沿法。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演变特征表现为:技术进步是主要源泉,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制度变迁等。最后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估各种因素对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周端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12) :70-82
[2]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4]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 [J].
李谷成 .
经济评论, 2009, (01) :60-68
[5]   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 [J].
曾先峰 ;
李国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81-92
[6]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 [J].
李静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11-19
[7]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
[8]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 [J].
江激宇 ;
李静 ;
孟令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13-118
[9]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18-32+204
[10]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 [J].
顾海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