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的能值对比——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为例

被引:29
作者
杨海龙 [1 ,2 ]
吕耀 [1 ]
闵庆文 [1 ]
张丹 [1 ]
焦文珺 [1 ]
何露 [1 ]
刘珊 [1 ]
孙业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稻鱼共生系统; 能值; 传统农业; 农业资源;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4.2 [稻田养鱼];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压力上的差异,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糯禾—鱼、糯未单作、杂交稻—鱼、杂交稻单作两个系统、4个处理的农业资源投入的能值流及构建的能值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系统与水稻单作系统农业资源投入结构相似,均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资源投入为主,可更新资源投入不足,不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但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的优势表现为:①太阳能转化效率较高;②转化单位自然资源投入购买能值较少;③受市场影响较小;④能值投资回报率较高;⑤对环境压力较小;⑥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可见,稻田养鱼的确是我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如何既发挥稻鱼共生系统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加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贵州省从江县乃至其他地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稻渔共作生态特征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杨勇.扬州大学.2004, 04
[2]   绥宁县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J].
姚作芳 ;
葛大兵 ;
陈云飞 ;
吕志贤 ;
王成 ;
刘乐冕 ;
吴小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732-736
[3]   基于能值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
刘浩 ;
王青 ;
宋阳 ;
李广军 ;
李连德 .
资源科学, 2008, (02) :192-198
[4]   稻田生态系统多个物种共存对病虫草害的控制 [J].
王寒 ;
唐建军 ;
谢坚 ;
陈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134-1138
[5]   北方寒地稻田养鱼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报 [J].
高洪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7) :470-472
[6]   江苏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J].
刘继展 ;
李萍萍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1) :29-32+36
[7]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方法 [J].
张耀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3) :186-188
[8]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 [J].
陆宏芳 ;
蓝盛芳 ;
陈飞鹏 ;
彭少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59-162
[9]   稻田生态养鱼水质动态与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研究 [J].
刘元生 ;
孟庆红 ;
何腾兵 ;
罗海波 ;
钱晓刚 .
耕作与栽培, 2003, (05) :5-6+20
[1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M].闵庆文; 钟秋毫;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