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骨生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基础关系

被引:10
作者
眭承志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
关键词
肾主骨生髓;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理论; 生理; 病理; 关系;
D O I
10.14046/j.cnki.zyytb2002.2007.01.012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5年,即年龄在51~7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部分细胞因子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J].
邸明芝 ;
庞炜 ;
王治伦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02) :90-93
[2]   绝经妇女骨代谢变化及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 [J].
侯淑琴 ;
肖占森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01) :75-76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J].
赵燕玲 ;
丁桂芝 ;
刘忠厚 ;
朱传荣 ;
吉淑芳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8, (04)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