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种群数量中的调节机制

被引:19
作者
马世骏
丁岩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飞蝗; 数量动态; 种草; 秋蝗; 大头蚂炸; 生殖力; 繁殖力; 散居型; 蝗区; 密度变化; 调节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变型理论phase theory(Uvarov,1921)的提出,给飞蝗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在飞蝗的形态生态学和形态生理学方面作了许多研究,近年则着重于寻找区别两型的生态形态指标,观察两型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以及有关两型变化的生态生理机制的探索。 飞蝗密度变化与习性及形态上的联系,是蝗虫生态学工作者首先感到兴趣的问题,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7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二型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J].
黄亮文 ;
马世骏 .
昆虫学报, 1964, (03) :329-338
[2]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在中国的发生动态 [J].
马世骏 .
昆虫学报, 1958, (01) :1-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