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粟)产量形成时期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古世禄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谷子,产量形成期,穗粒数,秕谷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不同时期剪叶处理研究证明,谷子产量的形成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抽穗前8天到抽穗期,这时如果体内营养不足,会导致穗粒数损失61.06%~90.86%,秕谷率增加52.0%~72、2%,穗粒重损失50,28%~94.36%;另一个关键时期是抽穗后20~34天,这时如果体内养分亏缺,穗粒数损失28.30%~36.42%,秕谷率增高幻.9%~42.1%,穗粒重损失22.62%~29.18%。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夏谷生长发育规律初步观察 [J].
杭世■ ;
王呈祥 .
山西农业科学, 1981, (06) :2-3
[2]   硼对谷子的作用及其增产效果 [J].
古世禄 ;
独俊娥 .
土壤肥料, 1981, (04) :35-36+3
[3]   谷子(粟)的结实规律 [J].
古世禄 .
山西农业科学, 1982, (06) :2-5
[4]   谷子产量形成的基本规律 [J].
古世禄 .
山西农业科学, 1984, (Z1) :67-69
[5]   库源比对谷子(粟)结实的影响 [J].
古世禄 ;
马建萍 ;
独俊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3) :27-33
[6]   谷子抽穗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不同叶位叶片对产量的作用 [J].
古世禄 .
山西农业科学, 1981, (07) :10-11
[7]   试论决定谷子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及其栽培生理基础 [J].
李东辉 ;
张树森 ;
崔文生 ;
郑彦苏 ;
赵连元 .
中国农业科学, 1963, (09)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