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5
作者
马锋
刘立
欧光习
孙晓明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
[3]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长春 
[4] 吉林长春 
[5] 北京 
[6] 天津大港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注入期次;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3.04.015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4种类型。与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测温数据表明: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8.1~113℃,中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1.9~125.3℃,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7~140℃。有机包裹体类型、丰度及其赋存在不同期次矿物中的事实表明:研究区油气运聚及深部流体作用活跃,至少发生过4个大期次的油气运移。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港探区流体包裹体组分特征及其应用 [J].
邹海峰 ;
徐学纯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3) :251-256
[2]   pH值对长石溶解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 [J].
罗孝俊 ;
杨卫东 ;
李荣西 ;
高丽萍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2) :103-107
[3]   超压盆地中泥岩的流体压裂与幕式排烃作用 [J].
解习农 ;
刘晓峰 ;
胡祥云 ;
秦成岗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4) :60-64
[4]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
[5]   包裹体作为天然气运移判别标志的研究 [J].
施继锡 ;
李本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2) :18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