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微孔结构及其对气体传质方式影响

被引:26
作者
陈强 [1 ]
康毅力 [1 ]
游利军 [1 ]
俞杨烽 [1 ]
刘洪林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传质; 多尺度; 努森数; 扩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状态、储量计算以及多尺度传质具有重要影响。运用压汞和氮气吸附法测定了页岩孔隙结构参数,基于不同孔径中的气体努森数,分析了孔隙尺度与页岩气传质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页岩压汞孔喉分布曲线呈现明显的三峰特征,直径小于100nm的纳米孔占页岩基块总储渗空间的80%95%;页岩纳米孔平均直径为3.78~10.09nm,纳米孔具有巨大的BET比表面,77%99%的比表面集中分布于孔径小于10nm的纳米孔内;基于气体动力学理论,在页岩多尺度孔隙中,页岩气的传质方式可划分为无滑脱渗流、存在滑脱渗流、过渡流动以及分子扩散,孔隙尺度控制着气体的传质方式;在页岩气藏开采的不同时期,不同孔隙尺度中的气体传质方式是动态变化的;在气藏开采中后期,页岩孔隙尺度是影响气体扩散类型和扩散系数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98 / 13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微纳流动理论及应用.[M].林建忠; 包福兵; 张凯; 王瑞金; 著.科学出版社.2010,
  • [2] 吸附科学.[M].(日)近藤精一;(日)石川达雄;(日)安部郁夫著;李国希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3]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 [4] Modeling gas flow through microchannels and nanopores..Roy; Subrata;Raju; Reni;Chuang; Helen F;Cruden; Brett A;Meyyappan; M;.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03,
  • [5] 页岩气藏流动机理与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于荣泽
    张晓伟
    卞亚南
    李阳
    郝明祥
    [J].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9) : 10 - 15+126
  • [6] 页岩气储量计算方法探讨
    李艳丽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3) : 466 - 470
  • [7] 多孔和高分散材料比表面积、孔结构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王海
    宋小平
    刘俊杰
    张文阁
    [J]. 中国粉体技术, 2008, (03) : 52 - 55
  • [8] 地层条件下基于纳米级孔隙的煤层气扩散特征
    闫宝珍
    王延斌
    倪小明
    [J]. 煤炭学报, 2008, (06) : 657 - 660
  • [9] 致密砂岩气藏微观结构及渗流特征
    杨建
    康毅力
    李前贵
    张浩
    [J]. 力学进展, 2008, (02) : 229 - 236
  • [10] 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传质过程的时间尺度研究
    李前贵
    康毅力
    杨建
    张浩
    游利军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1) : 149 -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