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30
作者
杨存建
刘纪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不详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应用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四川成都
[5] 北京
[6] 北京
[7] 北京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坡度等级; 土壤侵蚀;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2.06.014
中图分类号
TP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坡度等级情况下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从DEM数据中产生坡度数据,将其分级为6个等级。然后与土壤侵蚀数据集进行叠加统计分析,从而得到不同坡度等级情况下的土壤侵蚀特征。本文研究表明:(1)坡度等级从2~5级,轻度以上水蚀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2)在所有坡度等级上,轻度以上风蚀所占百分比均在86.8%以上。在第2坡度等级上,风蚀综合指数最高,而在第5坡度等级上,风蚀综合指数最低。(3)冻融侵蚀综合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第3坡度等级上,其最低值出现在第6坡度等级上。(4)在各个坡度等级上,均以水蚀为主,均在46%以上,其最高值为73.8%,出现在第4坡度级上。此外,在第1坡度级上,风蚀占次优势,而在第2~6坡度等级上,冻融占次优势。(5)坡度等级在1,2和3级上,其轻度侵蚀所占百分比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均相对较高,而在坡度等级4,5和6级上,轻度侵蚀所占百分比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坡度等级较低的情况下,人为活动比较多,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较大,从而导致这种反常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流域植被整体防蚀作用及景观结构剖析 [J].
王晗生 ;
刘国彬 ;
王青宁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73-77+97
[2]   陕北黄土高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变异的空间格局 [J].
李勇 ;
张建辉 ;
杨俊诚 ;
夏侯国风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4) :17-21
[3]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J].
王占礼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4) :32-36
[4]   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研究 [J].
王协康 ;
方铎 .
四川水力发电, 2000, (02) :11-13+28
[5]   川中丘陵区坡坎形成的地理过程特征 [J].
廖晓勇 ;
张先婉 .
山地学报, 2000, (03) :201-206
[6]   影响福建省水土流失主导因子的研究 [J].
黄炎和 ;
林敬兰 ;
蔡志发 ;
陈明华 ;
周伏建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2) :36-40+54
[7]   我国地壤侵蚀状况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彭珂珊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0, (02) :211-216
[8]   水流作用下疏松土壤材料中细沟的再生及其临界剪应力的实验研究 [J].
雷廷武 ;
M.A.Nearing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1)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