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股份制成为农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年来国内农地制度研究发微

被引:7
作者
赵振军
机构
[1] 泰山学院中小城市社区研究所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集体所有制; 共同所有; 股份制; 金股;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7.04.005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综观国内20年来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意识形态限制和国情把握始终是制约研究进展的瓶颈。按照"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当前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而且兼顾了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农地制度承载的多重社会功能,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土地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J].
贺聪志 ;
李玉勤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0) :67-73
[2]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 [J].
张琦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5) :1-9+123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 [J].
张晓山 .
学习与探索, 2006, (05) :172-179+237
[4]   多重约束下的农地制度 [J].
张征 .
中国土地, 2005, (12) :15-17
[5]   突破“三农”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求解 [J].
巫继学 .
中州学刊, 2005, (06) :31-35
[6]   论当前农地制度创新 [J].
张红宇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08) :6-10
[7]   对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J].
蔡继明 ;
方草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4) :28-32
[8]   私有制一定高效率、公有制一定低效率吗? [J].
李长征 .
红旗文稿, 2005, (14) :12-13
[9]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J].
黄少安 ;
孙圣民 ;
宫明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38-47+205
[10]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J].
党国英 .
江苏农村经济, 2005, (0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