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紫色水稻土污染问题研究

被引:1
作者
机构
[1] 西南农学院土化系
[2] 重庆市环保监测站
关键词
紫色水稻土; 水稻三叶期; Pb; 水稻植株; 植株长势; 紫色土; 岩成土; 稻苗; ppm; 处理浓度; 对照区; 标准区; 紫泥; 分蘖期;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食物是环境污物进入人体的主要环节,土壤是食物的主要污染源。重庆市的紫色水稻土污染已很普遍,有些元素在个别地方含量甚高。突出的有汞、砷、镉、铅、等,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最高的分别达0.477、46.56、9.60、75.08 ppm。水稻植株的铅、镉含量亦高,分别为8.1,6.3 ppm。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是茎叶>谷壳>糙米。在三种紫色水稻土上所作的 Pb 对水稻的毒性水平试验.初步结果是:水稻三叶期抗铅毒能务极弱.分蘖期以前,Pb 处理浓度达到1350 ppm 时,植株生长开始受到抑制。受抑植株的茎叶含 Pb 量与植株长势密切相关,但植株吸收 Pb 并不完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当 Pb 处理浓度高达2250 ppm 时,仍未达到毒害致死的程度。虽然如此,但因植株吸 Pb 量高,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畜体内所产生的危害性就更大,值得特别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