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效益的影响机制

被引:7
作者
周志强
张双
刘彤
机构
[1]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光合作用; 树种; 土壤水分;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9.10.029
中图分类号
S727.24 [农田防护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在小黑杨、落叶松、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玉米、大豆、向日葵的光合指标及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对各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杨树林带最大,樟子松次之,落叶松最小。杨树林带胁地范围1.6H(杨树平均树高H的1.6倍)内,大豆光合指标最优,玉米最弱。1.6H外,向日葵光合指标最优,大豆最弱;落叶松林带胁地范围0.8H(落叶松平均树高H的0.8倍)内,玉米光合指标最优。0.8H外,3种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樟子松林带胁地范围0.8H(樟子松平均树高H的0.8倍)内,3种农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0.8H外,玉米光合指标最优,大豆最弱。对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杨树林带最大,落叶松最小;对向日葵的光合的影响,杨树最大,樟子松最小;3种树种对大豆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嫩江平原农田防护林节水潜力及其经济效益研究.[D].王宇.东北林业大学.2007, 06
  • [2] 黑龙江省西部农田防护林树种的水分生理适应性评价.[D].陈宇.东北林业大学.2007, 06
  • [3] 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及其解决对策
    尚静原
    赵焕成
    王宝珠
    [J]. 防护林科技, 2006, (04) : 71+97 - 71
  • [4] 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
    王立刚
    赵岭
    刘新宇
    许成启
    [J]. 防护林科技, 2004, (01) : 52 - 53+60
  • [5] 音河乡农田防护林胁地状况的调查研究
    赵凌泉
    李成烈
    赵岭
    汪庆平
    范忠志
    [J]. 防护林科技, 1992, (01) : 1 - 5
  • [6] 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学.[M].朱廷曜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