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31年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及构造运动特征的初步认识

被引:28
作者
杨章
戈澍谟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地震; 二台断裂; 北北西; 卡拉先格尔; 可可托海;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1931年8月11日富蕴8.0级地震造成的地震断裂带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探讨了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运动特征。地震断裂带是在北北西向的可可托海-二台断裂的基础上发展的,南端已超出老断裂范围。全长170公里,总体走向北西342°,断裂面多向北东倾斜,倾角70°左右。从地震断裂的组合形式及山脊、冲沟错动情况,显示出水平运动为主的右旋扭动特征。富蕴8.0级大地震是可可托海-二台断裂新活动的体现,无论在区域受力状况,断裂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强裂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82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M]..地质出版社.1978,
[2]  
地质力学概论.[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73,
[3]  
中国地震目录.[M].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编;.科学出版社.1971,
[4]  
中国地震目录.[M].李善邦编;.科学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