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西北段几何结构及其新活动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方敏
[
1
]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袁道阳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桂华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建武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兰凤
[
1
]
何文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何文贵
[
2
]
葛伟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葛伟鹏
[
2
]
苏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苏鹤军
[
2
]
陆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陆斌
[
2
]
机构
: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来源
:
地震地质
|
2006年
/ 04期
关键词
:
马衔山北缘断裂;
几何结构;
活动时代;
活动性质;
位移速率;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
070801 ;
摘要
:
甘肃马衔山北缘断裂在大地构造上属昆仑—祁连—秦岭加里东-华力西造山系,其西北段位于兰州中生代盆地内部。通过对该段的1∶10000条带状地质填图,弄清了其几何结构,获取了新活动时代、活动性质的若干地质地貌证据和年龄证据。结果表明,该段断裂由咸水沟—马泉沟、新城沟和青石咀3小段构成,其中咸水沟—马泉沟小段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新城沟和青石咀两小段晚更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全新世晚期以来,咸水沟—马泉沟小段的左旋位移量5~8m,位移速率0.5~1.72mm/a。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郑文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郑文俊
;
刘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龙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中国地震,
2003,
(02)
:23
-29
[2]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地震地质,
2002,
(03)
:315
-323
[3]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古地震初步研究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贾亚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贾亚会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刘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龙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01)
:27
-33
[4]
兰州1125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雷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雷中生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中国地震,
2002,
(01)
:67
-75
[5]
1125年兰州7级地震震中位置初探
[J].
雷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雷中生
;
包向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包向农
;
张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张颖
.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02)
:88
-90
[6]
走滑断裂带中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方敏
;
俞维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俞维贤
.
地震地质,
1998,
(04)
:56
-61
[7]
1125年兰州7.0级地震形变破裂带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何秀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何秀琴
;
王多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王多杰
;
万夫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万夫领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01)
:37
-44
[8]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著.海原活动断裂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
1
→
共 8 条
[1]
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郑文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郑文俊
;
刘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龙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中国地震,
2003,
(02)
:23
-29
[2]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地震地质,
2002,
(03)
:315
-323
[3]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古地震初步研究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贾亚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贾亚会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刘小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龙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01)
:27
-33
[4]
兰州1125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J].
袁道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袁道阳
;
雷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雷中生
;
刘百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百篪
;
才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才树华
;
刘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刘小凤
;
王永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永成
.
中国地震,
2002,
(01)
:67
-75
[5]
1125年兰州7级地震震中位置初探
[J].
雷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雷中生
;
包向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包向农
;
张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张颖
.
西北地震学报,
2000,
(02)
:88
-90
[6]
走滑断裂带中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方敏
;
俞维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俞维贤
.
地震地质,
1998,
(04)
:56
-61
[7]
1125年兰州7.0级地震形变破裂带特征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何秀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何秀琴
;
王多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王多杰
;
万夫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万夫领
.
华北地震科学,
1997,
(01)
:37
-44
[8]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编著.海原活动断裂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