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探析——以“郭美美事件”为研究个案

被引:6
作者
郝永华 [1 ]
芦何秋 [2 ]
机构
[1] 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民集体行动; 动力; 框架; 愤怒; 威胁感知;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2.03.015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利用数据挖掘软件,本研究获得"郭美美事件"初期新浪微博中转发量超过300次的239条微博样本,通过分析,发现网民集体行动的主要动力是:腐败框架、愤怒的培养和威胁感知。在框架竞争中,腐败框架成为主导性的问题定义框架,并设定了人肉搜索"提出框架-证明框架"的模式。腐败框架"标注"出问题的严重性和不公正性,激发了网民的愤怒。在事件进程中,网民的愤怒得到培养并具有娱乐化倾向。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任何形式的威胁感知都可能激起网民的对抗性反应,并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 [J].
夏雨禾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 18 (04) :60-69+110
[2]  
抗争政治[M]. 译林出版社 , (美) 蒂利 (Tilly, 2010
[3]  
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戈德斯通 (Goldstone, 2009
[4]  
Gamson,William A.,Fireman,Bruce,Rytina,Steven. Encounters with unjust authority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