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盐岩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流变破坏及渗透现象研究

被引:15
作者
郤保平 [1 ]
赵阳升 [1 ]
赵延林 [2 ]
康志勤 [1 ]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2]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层状盐岩储库; 腔体围岩; 流变破坏; 渗透;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D O I
10.16285/j.rsm.2008.s1.006
中图分类号
TE972.2 [];
学科分类号
080706 ; 082003 ;
摘要
通过热力耦合作用下层状盐岩流变实验研究可知,层状盐岩内部各层之间由于蠕变率不同变形不协调,导致层状盐岩体内多重剪切破坏,层间流变破坏后呈网格状,孔隙、裂隙增多,渗透率比未扰动时提高5个数量级,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流变破坏后天然气必然发生泄漏。同时,层状盐岩流变破坏后气体渗透实验表明,其渗透率与有效体积应力关系为K=16.5×10-15 exp(-0.035Θe)。基于裂隙介质,建立了层状盐岩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流变破坏后渗透特性数学模型,并对金坛天然气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渗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流变破坏造成的盐岩与夹层交接面处产生的裂隙是气体渗透的主通道,具有较强的导气能力,夹层内部气体渗透滞后于层间裂隙气压,渗透速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所以,高盐分泥岩夹层对天然气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的渗透特性具有很大影响,确定合理的运行压力是保证天然气储库不发生渗漏的必要条件,为我国盐岩溶腔储库长期运行腔体围岩天然气渗漏现象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含高盐份泥岩夹层的盐岩蠕变特性及油气储库稳定性研究.[D].郤保平.太原理工大学.2006, 12
[2]  
层状岩盐储库气体渗漏固气耦合模型及储库稳定性研究.[D].赵延林.太原理工大学.2006, 12
[3]   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 [J].
杨春和 ;
梁卫国 ;
魏东吼 ;
杨海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 :4409-4417
[4]   盐岩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储存库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 [J].
吴文 ;
侯正猛 ;
杨春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4) :2497-2505
[5]   盐岩的渗透特性研究 [J].
吴文 ;
侯正猛 ;
杨春和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7) :746-749
[6]   块裂介质岩体变形与气体渗流的耦合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J].
赵阳升 ;
胡耀青 ;
赵宝虎 ;
杨栋 .
煤炭学报, 2003, (01) :41-45
[7]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块裂介质固流热耦合三维数值模拟 [J].
赵阳升 ;
王瑞凤 ;
胡耀青 ;
万志军 ;
谢耀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2) :1751-1755
[8]   低渗透储层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的研究 [J].
刘建军 ;
刘先贵 ;
胡雅礽 ;
张盛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1) :88-92
[9]   煤层瓦斯流动的固-气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的研究 [J].
赵阳升,秦惠增,白其峥 .
固体力学学报, 1994, (01) :49-57
[10]  
矿山岩石流体力学.[M].赵阳升 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