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干侵入对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作用分析
被引:36
作者:
吴迪
[1
,2
]
姚秀萍
[2
,3
]
寿绍文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干侵入;
水汽图像;
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2006年7月20~24日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北冷涡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冷涡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东北冷涡过程中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的干侵入暗区与对流层高层的下沉运动、高值位涡、高空急流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低层冷涡中心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冷涡的增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沿冷涡中心的经向垂直剖面中,高空急流入口区北侧产生的下沉运动对对流层高层低湿、高位涡的干冷空气起动力下传的作用;500 hPa绝对涡度的演变与同时刻水汽图像上干侵入区的走向、范围、强度变化相一致,由于干侵入使得冷涡中心绝对涡度增大,冷涡加强发展,因此干侵入是激发冷涡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之一;而等熵面上各要素场的演变也能够反映出干侵入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冷涡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8 / 121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