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京津渤区域地球化学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特征研究
被引:1
作者:
万国江
林河春
徐义芳
黎秉铭
袁藏云
王亚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地球化学环境;
风化残积;
新鲜岩石;
京津;
全球环境;
微量元素含量;
区域地球化学;
元素对;
平原区;
淋溶型;
含量关系;
差异;
散点图;
离散程度;
花岗闪长岩;
酸性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北京—天津—渤海湾区域三个地球化学环境单元十二种地球化学环境类型20种地表物质类型的45个浮土组合样品中八种微量金属元素研究表明:其总体含量水平为:Pb 19.3±4.0ppm.Zn 63、9±6.5.ppm,Cu23.8±3.4ppm.Co9.49±0.88ppm.Ni19.1±2.1ppm.Cr70.4±5.9ppm,Cd0.075±0.009ppm.Be3.24±0.42ppm。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浮土酸碱度无关;但Zn—Pb.Cu—Co.Cr—Ni.Be—Cd等元素对在含量分布上具显著相关关系。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散程度为:Pb>Cu>>Cd>Ni>Zn>Co>Cr;房山花岗闪长岩的风化淋溶序列为:Pb>Zn>Cr>Be>Cu>Co>Cd>Ni;由弱到强的迁移能力序列为:Ph|Co、Ni、Be|Cu、Cr|Zn、Cd.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制定区域性环境质量标准时,应重视微量元素对的含量关系;(2)铅应该作为区域(特别是京津城市近郊)微量金属元素污染防治的重点;(3)平原上方和平原下部地段应分别重视钴,镍,铍和铜.铬的污染防治;(4)滨海海湾地段宜对诸重金属聚积和沉积后再迁移作用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