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被引:20
作者
张笃川
机构
[1]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承载力指数;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 ;
摘要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环境受到的压力逐渐加大,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省份,测度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自然资源承载力权重值最高,为0.424 9,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权重值最低,为0.249 5。(2)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表明2011—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轻度超载,整体上处于协调状态。(3)从3个层面来看,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为轻度超载;社会经济发展承载力处于报警状态,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较明显;基础实施承载力为轻度超载,应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结论]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基本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控制人口增长以减小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协调,保证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莫莉秋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6) :170-177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定量测度与可持续开发对策研究 [J].
赵永峰 ;
郑慧 .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05) :194-196+205
[3]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J].
席建超 ;
王新歌 ;
孔钦钦 ;
张楠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31-540
[4]   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量化测度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J].
刘佳 ;
于水仙 ;
王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9) :163-170
[5]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黔东南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J].
文波 ;
冉杰 .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5) :43-46
[6]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张广海 ;
刘佳 .
生态经济, 2008, (05) :81-83+90
[7]   关于我国自然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管理的探讨 [J].
陈娟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3, (S2) :106-108
[8]   可持续旅游下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问题探讨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林辰 .
人文地理, 2002, (06) :32-36
[9]  
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保继刚. 中国环境科学. 1987 (02)
[10]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 王佳.中国海洋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