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四川一次持续暴雨过程触发及维持特征

被引:8
作者
李金建 [1 ]
张宗磊 [2 ]
马振峰 [1 ]
范雄 [1 ]
机构
[1] 四川省气候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水汽输送; 大气不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1°×1°6h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东北冷涡、低空切变、青藏高原东部高空槽以及台风是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来源于南海及孟加拉湾的低层偏南气流提供了稳定的水汽输送;暴雨前期850hPaθse场呈典型的"Ω"形分布;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2]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2,
[3]  
实用气象手册.[M].陆忠汉等 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  
中国之暴雨.[M].陶诗言 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05.6”华南特大暴雨过程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 [J].
何立富 ;
周庆亮 ;
陈涛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10-16
[6]   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Ⅱ:不稳定条件及其增强和维持机制分析 [J].
王亦平 ;
陆维松 ;
潘益农 ;
王元 .
气象学报, 2008, (02) :177-189
[7]   引发川东暴雨的西南低涡演变特征个例分析 [J].
于波 ;
林永辉 .
大气科学, 2008, (01) :141-154
[8]   2005年江西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郑婧 ;
朱星球 ;
肖安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 (02) :60-64
[9]   冷空气侵入的暴雨过程物理量场变化与诊断分析 [J].
罗冰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 (01) :24-29
[10]   2004年北京“7.10”暴雨中β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何立富 ;
陈涛 ;
李泽椿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 (01)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