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实施前三年分析报告及对“十二五”的政策建议

被引:8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陈佳贵
黄群慧
机构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实施情况; “十二五”规划;
D O I
10.19616/j.cnki.bmj.2009.11.003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报告研究表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即2006~2008年),22个主要指标大多数达到了预期的进度要求。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单位GDP能耗等4个指标完成难度大以外,其他指标都有望完成,完成率至少应该能够达到82%。单从"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这22个指标看,"十一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十一五"规划实施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经济增长目标远远超过了预期,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二是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指标达到预期,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绩显著;三是资源环境目标多数达到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是经济增长方式初步转变的实现期、和谐社会建立的关键期、体制机制改革的攻坚期,政策导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方向: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重要基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缩小行政性垄断范围,实行公平的准入政策;制定实施科学的技术创新鼓励政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积极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一个能够兼顾经济增长与劳动者保护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科学扩大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制;将整体上改善环境质量列为"十二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5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2 国家发改委. . 2008
[2]  
2008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统计局.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