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反应和抗性研究——Ⅴ.植物对二氧化硫抗性与pH的相关性

被引:6
作者
余叔文
刘愚
李振国
吴有梅
杨惠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乙烷; 烷烃; 抗性研究; 植物; 切段; 二氧化硫; 熏蒸剂; 小麦黄化苗; 外渗; pH; 相关性; 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H2SO3溶液处理小麦苗切段作为模式系统,以乙烷产生、K+外渗和叶绿素破坏作为组织受损伤的指标,研究了pH对植物受SO2伤害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当处理溶液的pH值降低时,组织受害加重。pH主要是由于对溶液中存在的SO32-、HSO3-和不解离的H2SO3分子这三种形式的分配的影响而起作用的。在pH2~5范围内HSO3-占优势,组织受害重;pH>5,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主要是SO32-受害轻;pH<2,溶液中最多的是H2SO3,出现的严重损伤是由于强酸性引起,而不是由于H2SO3本身的作用。伤害和pH的关系曲线与依赖于pH的HSO3-分配曲线非常一致,高峰都在pH3~4,但和SO32-s或不解离的H2SO3分子的分配曲线迥然不同。HSO3-是起毒害作用的主要因素,而SO32-及H2SO3分子的毒性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树种抗毒烟毒气一般规律的初步研究 [J].
吴宗庆 ;
徐献元 ;
李屹 .
林业科技通讯, 1975, (07)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