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49
作者
陈锦泉
郑金贵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构建;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6.09.15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农村的主要建设方向。在实际建设中,如何更科学地判断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有效解决指标的多维动态性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和内涵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神经训练和神经调整,并构建一套包含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生态支撑保障等5个体系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检验乡村的建设发展水平情况。研究发现该体系对评估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D].赵宏盛.河南大学.2013, 02
[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研究.[D].王英.西南大学.2012, 09
[3]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黄磊 ;
邵超峰 ;
孙宗晟 ;
鞠美庭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4, 30 (01) :392-394+398
[4]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之探索 [J].
董鹏 ;
李凯 ;
袁艳平 ;
刘立军 ;
马晓河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0 (05) :117-122
[5]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J].
王小会 .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09, (02)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