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零和博弈”:央地财政关系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4
作者
杨红伟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央地财政关系; 非零和博弈; 范式转换;
D O I
10.16392/j.cnki.14-1057/c.2007.04.027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1 ;
摘要
传统基于"零和博弈"视角的央地财政关系研究,将央地财政关系视为一种摇摆于集权与分权之间的轮回,并不能发现、解释央地财政关系中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应当超越"零和博弈"的视角,运用一种"非零和博弈"的解释范式来考察央地之间权力分配或博弈。运用"非零和博弈"的研究范式,可以克服旧有模式中所展现的央地关系的集权与分权的"循环论",并能够寻找、解释央地关系中所具有的"发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 [J].
王绍光 .
战略与管理, 1997, (04) :1-10
[2]  
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Andrew Wedema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9, 20
[3]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 *.[J].Le-Yin Zhang.The China Quarterly.1999,
[4]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J].
Huang, YS .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 (04) :655-672
[5]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钱颖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贾绍华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  
中国发展前景.[M].胡鞍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8]  
国内政府间关系.[M].林尚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9]  
分权的底限.[M].王绍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