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特性及其哲学思考

被引:21
作者
刘国建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副教授
[2] 广东 广州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特征; 关系; 准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社会”是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生成的,正在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本文认为,网络社会具有无中心开放性、虚拟性、暴胀性、自主性、共有性等特征;而与现实社会有着部分与整体、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虚拟实践与客观实践的关系;“网络社会”文明建设应有自己的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 [J].
章铸 ;
吴志坚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01) :49-52
[2]   虚拟现实:新的实践领域 [J].
杜楚源 ;
李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11) :59-63
[4]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J].
王晓春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08) :48-51+58
[5]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J].
孙伟平 ;
贾旭东 .
哲学研究, 1998, (08)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