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润湿性反转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被引:30
作者
姚凤英 [1 ]
姚同玉 [2 ]
李继山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润湿性反转; 特点; 分类; 影响因素;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4.022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油层润湿性反转的特点并更好地应用到油田开发中,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中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油层的润湿性一般由偏亲油逐渐转向偏亲水;润湿性可以通过吸附化学剂而改变;化学剂的结构不同,润湿性反转的特点不同。润湿性反转在油田开发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对深入了解提高采收率机理,指导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层储层润湿性变化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吴素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72-74+108
[2]   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 [J].
王渊 ;
李兆敏 ;
李宾飞 ;
王庆 ;
赵明宸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71-72+87
[3]   润湿反转剂提高灰岩裂缝油藏基质系统水驱采收率实验 [J].
魏发林 ;
岳湘安 ;
张继红 ;
王玉敏 ;
王红庄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42-44+6
[4]   聚硅材料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实验 [J].
张继超 ;
曹绪龙 ;
汤战宏 ;
马宝东 ;
张书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59-60+8
[5]   胜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润湿性变化 [J].
姚凤英 ;
陈晓军 ;
宗习武 ;
吴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4) :58-60+2
[6]   长期水洗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 [J].
李军 ;
蔡毅 ;
崔云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2) :68-70+1
[7]   油层润湿性研究现状及对采收率的影响 [J].
陈蓉 ;
曲志浩 ;
赵阳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5) :51-56
[8]   注水开发中濮城油田储集层性质变化的研究 [J].
吕学成 ;
付洁 ;
张冲 ;
宋国英 ;
李磊 ;
马春生 ;
韩小琴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4) :52-54+4
[9]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二氧化硅表面吸附的研究 [J].
毕只初 ;
史彦 ;
颜文华 ;
俞稼镛 .
化学试剂, 1997, (06) :13-15
[10]   三种COP对油层岩石表面润湿性和杀菌性能的评价 [J].
张淑云 ;
朱趁安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4) :67-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