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KC模型的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关系研究

被引:9
作者
杨建云
机构
[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耕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作为粮食大省,河南省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构建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规律模型,预测未来耕地保护的压力,可以提升耕地保护的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文献资料,构建了河南省耕地面积三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验证工业化、城镇化和耕地面积的关系。数据支持城镇人口比重和耕地面积的显性三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关关系。从而有如下结论:河南省城镇人口比重在19.350%~32.149%之间,城镇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增加。城镇人口比重超过32.149%,河南省耕地面积伴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减少速度快,未来耕地保护压力很大。通过理顺土地整治的投资收益机制可以释放部分压力。同时,类似于人地挂钩政策等制度创新也可使"倒U型"曲线上移,进一步缓解耕地减少的趋势。做好上述两方面,耕地减少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可以得到控制,最终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6+222 +2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海高原东北部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曾永年 ;
吴孔江 ;
靳文凭 ;
徐艳艳 ;
于菲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8) :89-92
[2]   江西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J].
朱传民 ;
黄雅丹 ;
吴佳 ;
彭琼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2) :160-164
[3]   东亚工业化、城镇化与耕地总量变化的协动性比较 [J].
李魁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0) :86-95
[4]   耕地非农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J].
孙爱军 ;
张飞 .
经济问题, 2010, (10) :88-91
[5]   陕西省旬邑县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白小梅 ;
李壁成 ;
白均堂 ;
方炫 ;
赵仁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5) :59-62+67
[6]   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城镇郊区耕地保护问题浅析 [J].
胡晨成 ;
刘昌华 ;
程锡麟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5) :261-264+272
[7]   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夏莲 ;
曲福田 ;
姜海 ;
李效顺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 26 (04) :36-40
[8]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9]   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J].
彭立颖 ;
童行伟 ;
沈永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86-194
[10]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驱动力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J].
郑宇 ;
刘彦随 .
经济地理, 2007, (05) :8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