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畸形关系的探讨

被引:16
作者
卢彦平
翁霞云
谷志远
宋海静
赵海潞
刘爽
曾木英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畸形,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11,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与先天性畸形的关系,并确定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类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近8年来我院尸检畸形儿41例(畸形组)及同期尸检非畸形儿19例(对照组)进行了主要脏器的HCMV检测,对部分PCR阳性的组织标本,用原位杂交技术(ISH)确定HCMV易感组织细胞类型。结果畸形组HCMV阳性率为46.34%(19/41),对照组阳性率为5.26%(1/19),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畸形组中HCMV脏器阳性率为20.46%(35/171),而对照组仅有1份肺组织呈HCMV阳性,阳性率为1.28%(1/78),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HCMV感染在消化系统畸形中更多见,但各系统畸形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畸形儿脑组织中HCMV阳性率最高(41.38%,12/29),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CR阳性的17份标本中仅6份ISH阳性,位于脑组织的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部分间质细胞、肺上皮细胞等。结论HCMV宫内感染与先天性畸形密切相关;脑是HCMV最易侵犯的器官;PCR与ISH结合用于HCMV的诊断,既敏感,又能够进行组织细胞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先天性畸形与TORCH感染关系的研究 [J].
杨棉华,刘铁夫,余秀葵,庄坚,廖传红 ;
不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5, (08) :486-487
[2]   孕妇与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J].
马玉燕,江森,陈菊芳 .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4, (01) :19-22+94
[3]   消化道畸形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J].
王练英 ;
李正 ;
郭秀珍 ;
吕绳敏 ;
刘兰青 ;
刘春复 ;
刘庆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2, (03) :141-141
[4]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胎儿先天性畸形 [J].
刘佩莉 ;
陆嘉良 ;
江峰 .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2, (03) :163-165
[5]  
长春地区产妇三种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 乐杰,周吉海,付艳,谭季春.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0 (05)
[6]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林万明等编写, 1993
[7]  
核酸探针杂交实验技术[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万明等编写, 1992
[8]  
人体畸形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张汇泉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