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动力学中的流体动力场

被引:42
作者
叶加仁
王连进
邵荣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
关键词
油气成藏,动力学,动力场,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温度场、压力场、能量场和应力场是流体动力场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今温度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热流测试确定,古地温场主要依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压力场的研究方法颇多,主要有声波测井、实测地层压力和地震层速度方法,前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已钻探区,后者则重点应用于非钻探区。在进行能量场分析时,应注重在三维烃源岩体和流体输导体系发育的格架下,恢复古流体势。通常情况下,应力值较大的地域,其流体压力值也较高,对某一具体地区而言,首先应划分单井纵向压实-压力带,然后划分压力系统,最后进行正演模拟,探讨压力形成机制。地下流体动力场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彼此耦合的关系,因此,须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包裹体流体势图在油气运聚研究方面的应用 [J].
刘斌 ;
沈昆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S1) :82-87
[2]   构造应力场在隐蔽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J].
曾联波 ;
田崇鲁 .
现代地质, 1998, (03) :108-112
[3]   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新进展 [J].
张明利 ;
万天丰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1) :3-5
[4]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5]   油气运移聚集的流体动力学机理问题 [J].
陶一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3) :254-268
[6]  
石油圈闭的地质模型[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日)真柄钦次著, 1991
[7]  
石油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潘钟祥 主编, 1986